忠效祖国 报恩父母
孔子把“孝”定为“至德要道”,并归纳成三条,即:“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现任北京北大方正乒乓球俱乐部——刘伟就是这样的典范。
她自小就立下了苦练本领、报效祖国的宏伟愿望。自从选择了乒乓球,她就从来没有放弃过,不论是反复练习一个本领、一个动作是多么的枯燥乏味,不论是炎炎酷暑、数九寒天是多么的艰苦难耐,终究有一个信念在她心间翻滚:只有熬过这些磨练,才能有真实的本领去报效父母、报效祖国。1983年,年仅14岁的刘伟被国家乒乓球队召入麾下,开始了人生更大的挑战,也给她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拿出更好的成绩报效国家的空间。
进入国家队以后,她发现差距是原本就存在的,与国际水平比,与队员相比,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只有投入更多的时间去苦练,只有花费更多的心血去领悟,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规范一个动作和揣摩一个要领,放弃了很多次外出游玩的机会,舍弃很多次与亲人团聚的时刻。1986年
她在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取了女子单打的冠军,国外数家俱乐部开出
优厚的条件邀请她出国打球,并有丰厚的报酬,她面对这些诱惑,从来没有
有动摇过,一个从小就有的信念始终在她心中升腾。作为一名中国人代表
中国拿到世界冠军!她更加奋力地在训练场上、赛场上流汗、拼搏。1991年,她取得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实现了多年夙愿.。她代表中国多次征战世界乒坛,一个个奖杯和奖牌记录记录着她的辛勤和努力:曾获1991年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合双打冠军,1993年第42届世界乓球锦标赛女子双打冠军,1995年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混合双打冠军等,并多次作为冠军,主力队员出战世界乒坛顶级赛事。每当赛场上奏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升起五星红旗的时刻,她内心深处都涌现出无比的自豪和激动的泪花。2000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召开
,她当选为当届运动会的“文化使者”,前往新西兰采集世界的第一缕曙光作为大运动会的火神,她在内心告诫自己“文化使者”这一桂冠不是戴在自己的头上,而是全国人民的头上,采集火种不是个人的荣誉,而是中国的荣誉,自己的背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整个采集火种的过程中,她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事事不忘维护国家的形象,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展示了中国当代运动员的风采,获得了该届大运动会组委会成员的一致好评。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行。但是作为一名职业运动员的刘伟,却不得不在年幼时离别父母的怀抱。同龄的的小孩还在父母的跟前绕膝承欢的时候,她一个人就就踏进了国家队的训练场,封闭式的训练和繁忙残酷的比赛使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呵护,使她失去了多少在父母面前尽孝心的时候。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面对国家的需要,她一次次默默地咀嚼着不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心里感到愧疚,每逢节日只能通过电话向父母问一声安好,感受一下家的温暖,慰籍一下父母盼儿的牵挂,每场比赛结束,第一时间给父母报喜,让老人分享胜利的喜悦,抚平女儿思念父母的渴望。她不知多少次遥望家乡的方向,在心中默默的祝福父母,默默地告诉自己:爸爸,妈妈,来生还做你们的女儿,我无怨无恨!她忠于事业,孝敬父母,对社会也充满爱心。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她无意间得知,来自河南范县农村的一名学生,因弟弟和他一起考上大学,但贫困的家庭却负担不起兄弟两个的学费,自己只得在学习的同时寻找着一个个的挣钱的机会,艰难地维持着学业,刘伟毫不犹豫找到这名学生,拿出自己的生活费资助他,直至四年大学毕业。
1996年,由于年龄等方面的客观原因,她不得不遗憾地离开国家队,但是她并没有离开她热爱的乒乓球事业,毅然活跃在乒乓球赛场上,2003年,出任北大方正乒乓球俱乐部总经理,继续为振兴国球,培养祖国乒乓球新人流汗、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