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王寺

释延佛大师

佛牙舍利

 十佳孝贤

   

 少林武术大观园

 

全国十佳孝贤:武林之冠,侍母孝男

                                      武林之冠,侍母孝男

   “天下第一武馆”嵩山少林寺塔沟武术学校董事长刘宝山。不仅武功显赫,创办武校“人数最多,规模处大,质遇最高,获奖最丰”,被多家媒体和社会各界誉为武林之冠,而他奉亲侍母的孝敬美德更是传颂乡里,誉满嵩山。
    他出身在贫寒的农民家庭。其父亲刘景文文武全才。性情耿直,疾恶如仇,在旧社会不愿与反动政府同流合污,虽满腹经论,一身武功,埋没山林,种几亩瘠薄山地苦度时光,闲时设馆援徒。刘宝山兄弟三个哥哥德山、弟弟友山他们自幼随父习武。.不幸父亲于1939年患病不治、 英年早逝撇开了80多岁的爷爷发泰老人、36岁的母亲,15岁的哥哥和 一岁多的弟弟当年的他只有8岁就这样祖孙五人上有风烛残年的老人瘫痪在床,下有呦呦待哺的儿子呼饥号寒一个刚强的女性挑起了千重担带领一家人走上了艰难的生活之路。出于对母亲的崇敬和感激,他从懂事起就决心用自己的全部努力替母亲分忧和母亲一同侍奉了病瘫的爷爷四年爷爷去世的时候,刘宝山12岁。本来他少年时得过一场重病,因营养不良,传染上了怪病,肚皮肿胀很久天翻山走十几里路去针灸,母亲海天给他5分钱买馍他从来没舍得花过,照样还交给母亲,所以 l2岁了,个头矮瘦,体质很差病好后每天打柴卖柴补贴家用1948 年豫西解放,17岁的他积极参加农会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店乡乡长.从此竭尽全力投入工作。对母亲有个一成不变的原则:每天不论什么时候回家,先到母亲身边问安做地方干部解放初工作量很大, 经常半夜回家但他依然是到母亲身边轻声说一句有“娘,我回来了”, 听到母亲应,才转回房中休息,几十年如一日,从没有疏忽过。在刘宝山心中,母亲是神圣的象征。不管在工作中、事业中、生活中有多么不顺心的事情,一回到家里,从来没有在母亲面前显露过不安和烦恼的情绪,千方百计求得母亲的高兴,从来没有在母亲面前大声说过话,更没有在母亲面前发过脾气,母亲交代的话就象“皇王圣旨”,一定会快快办好,即使母亲说得不见得完全对,他也从不反驳。为了避免农村中常见的兄弟轮流奉养老人容易造成误养的现象,他在兄弟分居后几十年间从没有离开母亲一天,并毅然放弃外出工作的机会,把“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美德发扬到了极致。他家里有个公开的秘密:每当发了工资或有了其它收入他总是如数把钱交给母亲,由母亲保管和支配。钱就放在母亲床边的老式木箱里,需用时总要请示母亲,因此乡里人都知道,刘家的当家人永远是德高年迈的母亲。
    刘宝山膝下六个儿女,生活负担很重,早年生活非常艰苦,但几十年来,他每天早晨都要做好一碗鸡蛋汤亲自端到母亲手里,亲眼看着母亲喝下去,才会干其他事情,日复一日,从不间断,浓浓深情,感人之深。2000年,97岁高龄的母亲患病不起,年已古稀的刘宝山日夜守候在母亲身旁,白天端药喂食,晚上睡在母亲脚头。把母亲冰凉的双脚抱在怀内温暖,四个多月直到母亲去世。
    刘宝山奉亲至孝,昆仲和睦,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管现在已是“天下第一武馆”的董事长,仍然布衣粗食,谦恭和善,保持朴素的生活作风,他德高望重.是当地人们心目中的孝敬楷模,学为人师行为典。

                                 中国嵩山大法王寺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chang-youss@163.com  QQ:22285761